【导语】7月,我国经济半年成绩单出炉,5.3%的经济增长来之不易,更离不开政策的托底和支持。7月的政策关键词主要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反内卷、稳增长、关税等方面,对内强化制度统一、技术自主、民生托底三大支柱;对外以关税策略周旋、资源管控防守、双碳标准接轨,构建风险缓冲带。
一、市场关注点:反内卷
复盘7月,市场对政策的关注度明显有所提高,其中关注的重点离不开四个关键词:反内卷、稳增长、政治局会议和关税。
首先,反内卷,关注的起点是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会议通稿有一句关键表述为: “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尤其是价格走势和供需矛盾,一时间激起了各大企业和机构对“反内卷”、“供给侧2.0”的讨论。而月底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之所以被市场特别期待,其中也不乏希望政治局会议更清晰的定义“反内卷”的方向,给从业者更清晰的指导。政治局会议对应的相关表述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总体来看,“反内卷”或者说“治理无序竞争”与供给侧改革还是有较大区别的。首先,当前数据显示PPI连续33个月下行,这一点与2009年、2015年和2021年有着相似的走势,而2015年和2021年推动PPI止跌回升的方式中都或多或少有产能优化、产能调整等措施。但要看到的是,今年的情况有自身的特殊性,与2015年最大的区别是当前的“供过于求”矛盾点在于“需求不足”,而2015年面临的问题更多在于“供应过剩”;今年“内卷”的价格表现是“主动降价”、“无序竞争”,2015年是供应过剩,价格被动下跌;今年是中下游更卷,2015年是上中游更卷。
因此不同的成因、不同的症结所在,今年政策的发力点也会有较大区别,大概率不会像供给侧改革时一样进行大规模的产能出清,但对未来新项目的审批或将进一步收紧;同时,国央企和民企的分工或将更加细致;另外,近期开展的老旧设备评估工作,也是建立企业台账的重要方式,也是未来产能优化的基础材料;最后,提示企业需要更加关注耗能、碳排放等,“十五五”适逢“碳达峰”,能耗和碳排的目标清晰,路径明确,也将成为企业产能调整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其他关键词:统一大市场、新质生产力、民生、关税、双碳
重要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
关键词1:统一大市场建设
政策体现:中央财经委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五统一”、自贸区77条国际规则对接措施复制推广(数字人民币、数据出境清单等)
政策聚焦打破地方壁垒和制度差异,通过自贸区试点推动全国制度型开放,为内外资企业提供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加速内外循环衔接。
关键词2:新质生产力
政策体现:发布7项新兴产业国标、《计量支撑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锁定10大产业全链条计量、限制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出口
以标准制定和技术管控双轨驱动,既通过国标引导新兴产业规范化发展,又通过出口限制保护关键技术优势,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
关键词3:民生保障
政策体现:100亿以工代赈资金支持31万人就业、稳岗贷款扩围、社保缓缴等稳就业组合拳、《住房租赁条例》规范租赁市场
政策形成“就业增收-社保减负-居住保障”三层安全网,重点解决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同时以立法形式稳定租房市场预期。
关键词4: 关税
政策体现:中美关税部分展期90天、严控锑、镓等战略矿产出口
在国际经贸摩擦加剧背景下,政策采取“攻守兼备”策略:短期通过关税展期稳定贸易关系,长期强化战略资源管制,降低关键领域对外依存度。
关键词5:双碳战略
政策体现:大功率充电桩2027年超10万台目标、“风电光伏+治沙”等新型生态项目、呼应欧盟2040年减排90%新标准
国内通过基建改造(如充电桩)和模式创新(风光治沙)推进能源转型,同时密切追踪国际碳约束趋势(如欧盟碳信用),防范绿色贸易壁垒风险。
以下是具体的政策列表,详细内容可供参考:
时间 | 关键词 | 重要内容 |
2025/7/1 | 中央财经委员会,统一大市场 | 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 “五统一、一开放”;海洋经济发展注重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 |
2025/7/1 | 美国,大漂亮法案 | 美国通过“大漂亮”法案:计划未来 10 年减税 4 万亿美元,削减至少 1.5 万亿美元支出(含医疗、福利、绿色补贴等),提高债务上限,增加军费 |
2025/7/2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 | 新国标发布:涉及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 7 项新兴产业标准,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等 5 项数字经济标准,电动土方机械安全等传统产业升级标准,以及2 项强制性安全标准 |
2025/7/2 | 欧盟委员会,气候,双碳 | 《欧洲气候法》修订案:目标 2040 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 1990 年减少 90%,建议引入碳信用额度缓解减排压力 |
2025/7/3 | 国家发改委,两重项目 | 安排超3000 亿元支持 2025 年第三批 “两重” 建设项目:2025 年 “两重” 建设共安排 8000 亿元支持 1459 个项目,涉及长江生态修复、交通基建、高标准农田等;推出改革举措如优化铁路投融资模式、探索 “风电光伏 + 治沙” 模式等 |
2025/7/4 | 国务院,自贸区 | 《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复制推广 77 条措施,34 条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如数字人民币试点、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等),43 条推广至全国(如电子支付跨境应用、政务数据开放等) |
2025/7/5 | 中美 | 中美关税:落实伦敦框架成果,中方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美方取消对华限制性措施 |
2025/7/7 |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充电设施 | 《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要求 2027 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 10 万台,率先对节假日利用率超 40% 的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 |
2025/7/7 | 美国,关税 | 美国关税:对日本、韩国等 14 国威胁征收 25%-40% 关税,8 月 1 日生效 |
2025/7/8 | 国务院 | 《关于健全 “高效办成一件事” 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明确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总体清单、年度清单,鼓励特色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2025/7/8 | 国家发改委,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 新增下达100 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支持26 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1975 个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45.9 亿元,助力 31 万名重点人群就业增收 |
2025/7/9 | 国务院办公厅,就业 | 《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范围,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允许困难企业缓缴社保单位缴费,扩大社保补贴和以工代赈覆盖范围 |
2025/7/9 | 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新质生产力,计量 | 《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 年)》: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 10 个重点产业领域,解决全链条计量问题 |
2025/7/10 | 商务部,矿产,出口 | 防止锑、镓等战略矿产非法外流,依法审查出口许可申请,批准合理民用需求 |
2025/7/15 | 中共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房地产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等七方面任务,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 |
2025/7/15 | 商务部、科技部 |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新增限制出口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制备技术) |
2025/7/16 | 国常会,内循环 | 7月16日国常会: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竞争秩序汇报,审议《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修改草案 |
2025/7/18 | 工信部,稳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会上透露,工信部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 |
2025/7/19 | 全国政协 | 2025 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委员围绕稳定资本市场、民企创新、外贸、AI 发展等建言 |
2025/7/21 | 国务院 | 《住房租赁条例》:2025 年9 月 15 日起施行,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 权益,促进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 |
2025/7/23 | 科技部 | 《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要求系统尊重生命,最大限度降低伤害,研究成果发布需客观,不得虚假宣传 |
2025/7/23 | 海南省 | 海南岛“封岛”:“一线” 进口 “零关税” 商品税目比例从 21% 提至 74%,岛内享惠主体间可免进口税流通,加工增值 30% 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
2025/7/24 | 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 | 《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加大粮食安全、乡村产业等领域金融投入,创新融资模式,支持乡村建设和治理 |
2025/7/30 | 中美,关税 | 中美瑞典贸易谈判: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
2025/7/30 | 政治局会议 | “730”政治局会议: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特别是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